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

武打片的标准 - 黄飞鸿 (一)

看了叶问,心中满是纳闷。于是很想不开的,昨晚一口气看了两部黄飞鸿 - 黄飞鸿和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。

也不知看到几点,只知道今早是没办法起床,任凭闹钟在无力地抗议,也没办法起身把闹钟关掉。

所以,应该看得很夜。

可是我很满足。

所谓武打片的标准,而不是武侠片的标准,某个程度上是有分别的。

武侠片可以比较天马行空,飞来飞去,各种奇怪的招式、武器; 然而武打片就较为接近现实,因为在我们的了解范围内,武打是存在的,而武侠是遗留在遥远的历史想象当中。

说了这么多,还没说到正题。

黄飞鸿,绝对称得上是经典之作。 看了黄飞鸿,你就会觉得,导演的功力是一部电影好坏的最大原因。

我对电影一窍不通,但我觉得,导演就是一个把故事陈述出来的人,如何表达,如何呈现,如何包装,全都在他手中。

所以,我会觉得徐克大导是多么地不一样。

黄飞鸿,说的也是一个成名已久的一代宗师,如何面对社会变迁的年代,还有面对别人挑战的情况。

不同的是,呈现的手法。

黄飞鸿在剧本和对白上就成功了制造出他一代宗师的气魄与正气,用人物的堆砌,就可以看到黄飞鸿的宽宏和忧国为民的仁德,而不需要像叶问一样,自己的仁德需要用对白来说出来(后段,叶问说中国武术包含了儒家思想,所以有仁德, 唉)。

相对之下,一个黄飞鸿和叶问的气度之分,也在于导演的气度之分。

黄飞鸿,可以为了民团而坐牢,可以为了保护伤者而让人拆掉宝芝林的招牌,而让人对他感到钦佩; 相对的,叶问所受到的钦佩,是在于他打败了一个北方的武师,挽回的是一众乡里的面子。

同样的黄飞鸿里,也有一个严振东,有一身武艺,却挨饿挨穷,想要出人头地。可是,黄飞鸿在和他比武是却没轻藐之意,甚至在他身受乱枪时,尽力救他,临死前还握着他的手。这份气度,叶问又怎能相比?

两下相比,高低即见。

导演的胸襟,也显而易见。

作为观众的我们,喜欢的电影,也是不是能够反映出我们的修养呢?



*就连海报都可以看得出分别了...

沒有留言: